曲菜考试网-提供各类考试经验和考试信息!

当前位置:曲菜考试网 > 工作总结 > 苏州城市学院代码是多少?

苏州城市学院代码是多少?

2025-07-06 09:52:58

曲菜考试网将带大家认识宿迁学院成绩查询,并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告诉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减轻一些烦恼。

苏州城市学院代码是多少?

苏州城市学院代码是多少?

苏州城市学院代码是13983。

                                 

苏州城市学院,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隶属苏州市人民政府管理。  1998年12月经江苏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成立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21年2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的通知。  学院位于苏州国际教育园,校园面积637亩,西傍吴山,北靠“夜半潮生看串月”的国家级风景区石湖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区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色优美,环境怡人,学习氛围浓厚。截至2021年6月,学院拥有44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艺术学等7个学科,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2000余人。

苏州城市学院简介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变革、大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她是苏州大学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大胆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新路径的产物。学院在1998年12月经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时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并于2005年获准改办为独立学院。201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学院在省内独立学院中率先由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

学院位于古城苏州,坐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夜半潮生看串月”的石湖景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尊师重教风气浓郁。学院图书馆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其巧妙融合“山”“水”概念并深涵造园思想,蜚声海内外。学院注重对学生进行“文者文章、正者道德”的精神引领,使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成为全院上下的一致追求。

学院将改革创新作为事业前进的指导思想,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前提,将多元化人才培养作为坚定不移的中心工作,充分依托苏州大学的优质资源以及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学院在校生万余人,现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建设标准高,使用效果好;顺应数字化潮流,借力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成果,校园管理创新成效显著。

                                 

学院努力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学生党建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创造条件,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教育教学精品化;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服务能力、学术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通过行为量化考核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大力推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拓宽创新创业视野,创业就业工作同步提升。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之路,既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教育理念,又着力打造学生的国际化竞争力。学院以国际交流学院为依托,与境内外十余所高校通过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交换生项目以及保送研究生等形式和平台,为学生出国留学铺设“绿色通道”。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学院在教育主管部门视野里具有着示范意义,在兄弟院校办学过程中具有着借鉴价值,在学生家长面临选择时具有着优先地位。“十三五期间”,学院上下将继续齐心协力求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朝着国内一流独立学院的目标而奋发努力。

历史沿革: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1998年12月,经江苏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同时也是中国首个公有民办二级学院。

1999年9月,第一届学生入学。

2005年,按教育部要求成为独立学院。

2007年,投资方变更为苏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2012年,参与宿迁学院联建工作。

2012年8月,由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

2015年,首次进行自有师资队伍建设及聘任。

苏州城市学院

2021年2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的通知。

教学管理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专业建设和师资选聘均与苏州大学相关学院共建和考评,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可跨专业、年级、课程平台自由选课;课程菜单化,由学生根据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学位课程和总学分要求,自行组合四年的学习进程和学习内容;学制弹性化,学生可提前或推迟完成学业;实施第二学士学位制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第三学年末报考第二学士学位,凡考核通过者,可于第四、第五学年完成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任务;实施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辟“1+2+1”、“2+2”等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2012年已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建立了学生校际交流合作的培养项目;实行管理网络化,学生选课、课表查询、考试查询、成绩查询、交费查询等各个管理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每个学生一张菜单,所有信息及时、透明、高效;重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开展各项创新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曾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全国智能汽车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竞赛三等奖和江苏省非理科大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学院教学设施全程开放,并创设驾驶培训课程作为任意选修课程。

学生管理

在学生的管理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科学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院设有民主管理委员会、学生奖惩评议委员会与仲裁委员会、学生生活管理委员会,通过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参与部分处分奖励的评议和参与生活管理,既体现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又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群众性监督。学院设有创就业指导中心,通过讲座、模拟创业实践、模拟人才市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就业竞争力,经跟踪调查,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学院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创业实践,从2006年起,特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应届毕业生服务欠发达地区奖励基金”,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并鼓励毕业生赴欠发达地区就业;同时与苏州市人事部门共建成立了“苏州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文正学院工作站”,与在苏企业、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指导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学院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自立意识,在图书馆、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实验室等处设立了2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既让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通过劳动获得报酬,又突出了勤工助学“岗位育人、管理育人”的功能。

合作交流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与美国爱达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图书馆

学院图书馆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其巧妙融合“山”“水”概念并深涵造园思想,蜚声海内外。

图书馆位于景色优美的翠微湖畔,始建于1998年,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设计造型优美,馆内设施齐全,设有8个图书阅览室以及期刊阅览室、特藏图书阅览室和宽带上网电子阅览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上网、阅览、扫描、复印、计算机课程学习等多种服务。

图书馆藏有书刊100余万册,涵盖全院40多个专业,新书采编逐年增加,年采编量达5.5万余册。图书馆书刊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便于学生对图书的检索、阅览和外借。学生凭借书卡借阅图书,每卡可借6册,借期为一个月。学生可在网上查看本人的借书情况,也可在网上续借图书,续借图书需在图书到期前办理。续借借期为一个月。

为保持馆内的整洁和秩序,图书馆专门设置了免费存包箱共学生存放,所存放的物品必需在当天取回。

                                 

学校办学特色

1.学院地域优势明显,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位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技术开发区及苏州所辖的四个县级市又是外资投资十分集中的地区,地域优势十分明显。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设置专业,就业前景广阔,2000年以来,该院应届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均保持在98%。

                                 

2.师资力量雄厚,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该院依托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的优势学科和优质师资,严格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学院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制定人才分类培养方案,因材施教,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奖助体系健全,国际合作交流广泛。该院学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还设立各类奖学金,每年获奖人次超过在校学生数的30%。学院崇尚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设立了海外交流专项奖学金,注重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着力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4.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创业实践激情四溢。学院成立了学生民主管理委员会等学生组织20多个,创办了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学生社团70余个,出版了《文正法学》等学生刊物20余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学院还在校园内创建了苏大文正学院学生创意创业园,为在校大学生搭建了创新、创意、创业实践平台。

5.校园人文环境优雅,学生公寓设施齐备。学院位于古城苏州,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环境优雅,交通便捷,人文气息浓厚,是莘莘学子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校办学成果

十六年以来,学院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创新管理思路,各项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通才、实用、强调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办学特色,教学设施完备,专业设置合理,师资力量,办学效益显著,在省内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独立学院,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好评。

学院以优良的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赢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和好评,全国政协副主席郝建秀、国务委员陈至立、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张保庆、赵沁平、章新胜以及江苏省梁保华、任彦申、张连珍等领导同志都曾亲临学院考察、指导,并对学院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据统计已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本科毕业生30000余人,实际就业率99%。

江苏有哪些专转本专科院校?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南京江北新区,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19年8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园占地面积约2000亩,设有22个专业学院,开设68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600余名。

2、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简称”南工“( NJTech),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

截至2019年11月,南京工业大学拥有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

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9个(含覆盖),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2个(含覆盖),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9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

3、南京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

学校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据2017年8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各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6亿多元,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亿多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2万元,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4、南京晓庄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是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17年9月,学校方山、莫愁和晓庄三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500亩;学校现有教职工126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60人,博士学位者276人;另有兼职教师200余人、境外教师近20人,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10余人。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8200余人;设有16个专业学院,开办56个本科专业。

5、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位于南京市,是中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始建于1982年,前身是教育部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学校自1997年开始培养五年制大专生,2002年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

6、江苏理工学院

江苏理工学院坐落在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美丽富饶的长三角腹地——江苏省常州市。学校创建于1984年,是以工为主,理、经、管、艺、教、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截至2016年7月,学校拥有56个本科专业,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等17个二级教学单位,设有职业教育研究院、资源循环研究院等5个科研单位,还设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再生金属学院、港中旅酒店管理学院等行业学院。

宿迁学院查成绩网址

查询网址219.219.0.78,账号是你的学号,密码是你们班老师通知你的,具体有可能123456或者你身份证后六位,身份为学生,登录进去以后看菜单栏,找到成绩查询,里面有按学期和按学年查询。如果你还是不会,建议你把你的学号密码告诉你信得过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帮你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推荐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2021-2022 曲菜考试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赣ICP备2022010604号 网站地图